“锦群”,又名“天华锦”或“添花锦”(取“锦上添花”之意)。锦群是一种满地规矩纹锦,它源于宋代的“八达晕”锦(元代叫作“八搭韵”),最早还可追溯到唐代的“云裥瑞锦”。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!
锦群的基本锦势,是用圆形、方形、菱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等各种几何形,作有规律的交错重叠,组成富有变化的锦式骨架。在各种变化的几何形骨架中,填以各种形式的小锦纹,如回纹、万(卍)字纹、曲水纹、连钱纹、锁子纹、盔甲纹等等。在主体几何纹的中心部位,安以较大的主题花,使之成为一种主花突出、锦式和锦纹变化丰富的满地锦。
锦群的特点是:“锦中有花,花中有锦”。锦形和锦纹变化多样,整个结构均衡匀齐;花纹繁复而规矩,整体效果和谐而统一,富有浓郁的装饰风味。锦群格式用于妆花织物上,则是一种配色复杂、效果华美的复色晕锦。明、清两代,这种锦多用于佛经经面的装帧上,配色丹碧玄黄,错杂融浑,富有精美华丽的装饰效果。锦群这种图案形式,在“妆花”、“织金”、“织锦”、“库缎”等不同品种的织物上,均可应用,有着各不相同的织成效果。
云锦图案的纹样设计,除“织成”形式的织品比较复杂费工外,用在匹料上的纹样很多是运用设计技巧或制作技术,巧妙地做到以简达繁,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在传统设计方法中,有一种叫做“四方连续、八面接章”的图案构成方法。
设计“单位纹样”时仅先设计半个单位的纹样,然后将复制的同样的半个单位纹样,倒转过来对接拼合,即成为一个完整的单位纹样。但设计时,必须注意到两组同形纹样倒转对接后,拼合处衔接的纹样必须接合妥适,穿插自然,看不出丝毫的勉强。更重要的是,拼合后的单位纹样,在四方连续或八面接章时,花纹衔接都应达到妥适自然、流畅和谐的效果。所谓四方连续、八面接章,就是在单位纹样循环连续时,可以做到:上下、下上相续可以接章(花纹可以自然地接合连续起来);左右、右左相联可以接章;上下颠倒,上与上可以接章,下与下也可以接章;左右颠倒,两边相联皆能接章。
“四方连续、八面接章”这种图案构成方法有三个明显的优点:一是构思精巧,花纹简练,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;二是挑花结本省工,挑花时,只要挑成半个单位的(一组花纹)花本即可,然后用“倒花”的办法,复制出相同的半个花本,再用“筒花”的工艺手段,将两个半本花本,筒合成一个完整的花本,“倒花”和“筒花”,要比挑结半个花本省工而快,并且准确得多;三是匹料剪裁使用时,拼接花纹比较灵活方便。
已故云锦老艺人张福永,生前对这种设计章法进行剖析时,曾用文字注言:“余初习艺时,师即慎重言之,或挑花、或创稿,皆以此为法,而求升堂入室之妙诀;因藤、花、叶三者俱备,八方衔接颠倒不分。章短(指单位纹样的长度短)而灵活,调和一致,呼应亦能适宜。个中三昧,非数言可道,静观而自得其慧也。”由此可见,云锦图案的设计是善于运用生产制作的条件来考虑其章法布局的。
它一方面受生产条件局限性的制约,一方面又能动地利用了生产制作的可能条件,创造了省工取巧的方法,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经济效果。这种“四方连续、八面接章”的图案构成方法,在明、清两代的云锦图案设计中,应用得非常广泛而纯熟。这种经济而省工的设计技巧和制作技巧,是值得我们今天在创作设计上继续效法的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